第924章 精锐云集-《二战之狂野战兵》
第(3/3)页
“知道了,”每一个将领,无论军衔如何,战功如何,对于赵羽的敬佩,又增加了一分。
这才是真正的战将,不怕死的汉子。中华民族的脊梁!
有人建议,赵羽可以指挥,不必上第一线,被赵羽拒绝了。
下午四点钟,赵羽对突击队进行了培训,演练,冲锋枪手改用目前装备部队的汤姆森冲锋枪,狙击手还是使用38步枪,重狙步枪还好,跟当时的重型机枪枪弹口径吻合,可以通用。
为了加强火力,31军还使用了不少中国研制的新式机枪,就是赵羽在重庆21兵工厂留下的德国撕布机通用机枪的图纸的山寨品。
经过试验,中国山寨机枪,可以达到每分钟1300颗子弹的高速,虽然比德国最高记录差二百颗,也相当强悍,远比日军的歪把子和仿捷克式要好得多。
赵羽非常重视战场协同,具体的小战术,一些战斗细节,他亲自提问,如果碰到什么意外情况,如何处理,如果遭遇不同程度的伤亡,又如何弥补,等等,还亲自写下来答案,让士兵们研讨和记住。
这些官兵认真地倾听着,反思着,领悟着,不时恍然大悟的表情,让赵羽非常欣慰。
下午五点半种,使用卡车将敢死队员送到战地前线,同时出行的还有13军主要指挥人员。
到达前沿以后,赵羽立刻使用炮队镜对日军前沿阵地进行了侦查,寻找敌人据点和火力位置,寻找突破的方向。
情况很严峻,中牟县城外,又见到了当年的防御阵地,历史,好像轮回了一样,回到起点。
必须痛击日军,才能突破阵地。
入夜,赵羽一直不停地观察敌情,思考战术。
晚上8点钟,初夏的季节刚刚夜幕降临,13军炮兵就偷偷摸摸地运送大炮和炮弹,一个集团军的全部山炮和野战炮,迫击炮都送到了前线,黑暗中,忙碌的人群络绎不绝。
赵羽一直钉在阵地前沿,观察着敌人。
10点钟,中国阵地上升起了信号弹,随即,准备就绪的炮兵对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