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3章 超级陷阱-《二战之狂野战兵》
第(2/3)页
他装作很困惑的样子,哀叹在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育种,化肥的条件。
赵羽大笑起来。
今天,在查看资料的时候,赵羽想了重重救灾方法,有近期的,有中期的,有远期的,还有一举多得的,已经思谋成熟,正好他蒋鼎文前来,得其所哉。
今天,赵羽要用一个天大的馅饼,真正的馅饼,引诱蒋鼎文这个满脑子货利的商业军人,地方大员,做出实质性的救灾行动,也可以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先驱,现代化化肥工业的国内首创者,将工农业发展,救灾,甚至是国共之间的融合,都联系起来!
从现代农业技术开始,赵羽委婉语气,开诚精神,巧妙地将蒋鼎文引诱到自己设计的布局中,“圈套”中。
赵羽倡议,成立真正有实权的救灾委员会,由蒋鼎文,汤恩伯两位牵头,委员会下办理多种事务,近期,募集粮款,救济灾民,同时筹备人手,组建农业兵团,立刻组织技术,学习技术,开办化肥工厂,从美国准备购买运进及其设备。中期,随着河南等地的彻底光复,环境安定,以化肥厂生产和水利为领头羊,发展经济,激发农业,彻底稳定支柱农业,也开始获得经济收入,远期,可以将这里建设成为农业示范地区,更深远的是,河南相对缺少煤炭资源,依赖山西,如果山西八路军控制的煤炭和河南之间形成必然依存关系以后,国府方面,尤其是第一战区方面的摩擦意愿会彻底打击,“和气生财”,山西断绝了煤炭,河南的日子是不能过的,这样,国共两党会不会以此为契机,不至于在抗战胜利以后残酷内战呢?
赵羽不能讲那么多,只能讲,如果这件事情做好,利国利民,建立的这个大公司,国有股份和私人股份并存,许多事情上,可以无往而不利。不担忧官方障碍,又能募集到大批私人资本,发展起来,不可限量。
赵羽重点强调了蒋鼎文可以发多大财的问题,“总司令,河南民生凋敝,我们日子难过,所谓脚盆掀不起大浪,您深有体会吧?如果我们能发展起来,河里有水了,还怕锅里碗里没有油水吗?”
赵羽还强调了,河南和第一战区,若果能为全国风气之先,将来,委员长对他蒋鼎文这位老乡,兄弟的宠爱和重用,还会小吗?
蒋鼎文神情专注地倾听着,将江浙南方人的商业头脑充分发挥出来,很快进入角色,兴高采烈。
赵羽启发的方式,诱导他自己讲出了一些规划,自己再加以总结。这些要点包括:一,马上以个人名义,捐献适当的粮食和钱财,反正蒋鼎文在陕西搜刮了不少,家底厚着呢,这样,一个大善人的名声就出去了,争取舆论支持,带动其他人员捐献,二,以赵羽招募的难民敢死队员为基础,作为劳动力,马上选择灾难最严重的地区,将所有被搁置在仓库里的,赵羽几个月前在美国生产和运输回来的水泵,发电机等现代灌溉设备,拿出来派上用场,浇灌田地,作为示范,吸引省内的资本注意和加入。三,立刻利用赵羽的关系,利用长期救灾的名义,向国府和委座报备建立建设兵团,开办化肥厂等事情,求得支持。也立刻从美国购买设备,千方百计运输到河南
“总司令,我们以救灾和自筹的名义,就可以办理很多大事情,这些事情,可能有些惊世骇俗,可能有些不如委座等人的法眼,现在,都可以迎刃而解,反正,又不花中央多少钱儿,还处处利国利民,中央方面不会遭遇太多梗阻,”
赵羽还建议,整体企业分成若干股份,一部分自己掌控,一部分吸纳其他资本。
“好,好!三弟心机玲珑,智慧达人,思考很深邃,于我心有戚戚焉,哈哈!”蒋鼎文开心地大叫起来。
蒋鼎文的确开心死了,利用国难发财,哈哈,对头,正是利用国难机会发大财!而且,发财了,还能肯定得到国民们一致肯定赞扬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