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3章 陷入重围-《二战之狂野战兵》
第(2/3)页
稍微宽松以后,斯大林等人又对日本疑虑重重。
在此背景下,苏联精锐军队20多个师还在远东地区驻守,对苏联来说,是个严重的负担和压力,要想减轻负担,抽调一些精锐返回欧洲支援战争,必须最大可能地削弱和吸引日军。
通过八路军和延安的渠道,通过重庆国民政府的通报,通过自身的秘密情报网络,苏联方面即时关注着山西八路军的大规模反击战斗,并且,给延安发电,鼓励八路军参战,还表示,苏军负责武器弹药的补充,将一些陈旧的运输机和轰炸机,都用于给八路军运输武器弹药用。
号称撕布机的德制型通用机枪,以及机枪弹,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弹药,速射炮和炮弹,都将大量供应,还有高射炮和机枪,考虑到远东地区日军飞行师团必然抽调南下,这些东西也将大量运输中国。
有了苏联的保证,并且当天就有三架运输机赶到兰州,飞往延安,延安方面又给苏联飞机涂装,飞往临汾城,将弹药和武器投掷到八路军手中。
有了如此特殊的氛围,延安方面一改之前的审慎态度,决议扩大山西战役,争取一举荡平日军势力,全部收复山西,将陕甘宁边区和山西连成一片。
当然,考虑到日军的强大,关东军的虎视眈眈,延安方面,也保持冷静,允许彭总实施基本的游击战,适当条件下的运动战,特殊情况下的攻坚战,正面阻击战。
彭总本来就是直爽性格,大开大合思想,希望和日军正面对战,一决雌雄,现在,好不容易有了机会,自然不会错过。
一方面,组织部队做好北上战斗的准备,一方面,跟延安和苏联要条件,什么武器,什么弹药,多少等等。
彭总还抽调其他部队,进行总的策应,115师,120师都调遣了部队对山西,河北日军进行攻击,希望牵扯日伪军的后腿,进行战略牵制。
彭总和赵羽的电报往来,命令赵羽坚守,吸引敌人,王近山支队长负伤以后,紧急调回。
129师的主力,除了个别部队坚守在新绛,临汾以外,全面机动,参加对日寇的攻击。
这一次,除了策应部队,仅仅彭总直接指挥的部队就有129师的25个团,七万多人,加上地方部队,也超过十万。
不过,彭总还是低估了日军的反击速度和规模。等知道敌人五个旅团一起出动,将赵羽部队彻底截断在北线以后,才吃了一惊,“鬼子要跟我们拼老命呢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