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0章 背后的袭击-《二战之狂野战兵》
第(2/3)页
赵羽将队伍带到日军后面800米处,让部队修整,距离奔跑的骑兵同样很累,休息的时候,将迫击炮掷弹筒都卸下来。
没有35榴弹炮,37速射炮,也没有75山炮,什么92步兵炮,在野战中,等于说没有重火力压制。
赵羽没有灰心,他将迫击炮架起来,进行精确测距,飞快计算,评估,调整角度,瞄准日军部队。
用手指比划着,第一炮就轰击到日军后卫部队的脑袋上,再次调整,先后将20发迫击炮弹砸到日军部队阵地上。
日军都是老兵,经验丰富,迅速分散隐蔽,所以,不能指望一颗炮弹能同时击毙击伤多少敌人,每一次不落空都相当不错了。
1000米的距离射击,赵羽有光学瞄准具不时侦查调整,加上特有的感觉天赋,几乎每一炮都轰到日军头顶。
迫击炮最大的优点是曲射,能有效杀伤敌人障碍物后面的兵力,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瞄准,全凭感觉,赵羽的敏锐感觉,得到了充分发挥。
“打得好,打得好!”观看的战士们高兴极了。
炮弹打光了,就使用掷弹筒轰击,专用的榴弹轰击了几下,两箱缴获的手榴弹用驮马弄来,一一发射。
部队休息了一会儿,赵羽等人丢下迫击炮和掷弹筒,反正没有弹药就是累赘,骑马朝前冲锋300米,在700米的位置下来,依托一片沟壑阵地战。
日军留置一些部队警戒,不时开枪射击,流弹从战士们的身边飞过,一名战士被击中咽喉牺牲,一名士兵受伤。
赵羽让大家隐蔽,自己和特种队员开始了精确狙击。
日军中很少有专门的狙击手,也很少配备瞄准具,日军的做法是用严苛的训练,让所有的士兵都成为超级射手,精英战士,特别重视士气和勇敢,极端训练的威力。说白了,是不太重视装备的改进,不太注重士兵生命的保护,无论战机的单薄蒙皮设计,还是可怜的坦克装甲,火炮的射程,都明显落后于当时的欧美。
同样情况下,赵羽的10名特种兵并不比日军普通老兵强,可是,拥有了瞄准具以后,虽然提升的实力不多,在当时的对峙中,已经具有颠覆性意义。
10分钟对射,赵羽这边,匕首部队牺牲1人,伤1人,那边,日军警戒部队两个步兵班全灭,接着,赵羽等人快速冲击200米以后继续攻击,再次受伤1人,击毙日军一个小队!
500米的距离上,赵羽撒开部队,还有6名战士,因为逐渐进入狙击状态,心态调整到位,他们再次战斗10分钟,将返回来的一个日军小队六十多人全部击毙,将随同回来的伪军一个排击毙25人,剩余的伪军见势不妙,连滚带爬逃回去了。
日军携带的步兵炮对赵羽等人展开震慑性轰击,因为掩护的敌人消失,92步兵炮兵还没有调整好,就被赵羽一个个点名了。
爆头,爆头,再爆头。
其他特种部队狙击手也不甘示弱,在两分钟之内,将500米外的日军炮兵班组全部狙杀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