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特种战斗-《二战之狂野战兵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些细节,是赵羽反复询问川军部队得出的知识。这么细微的地方,也都在赵羽的算计之中。

    此时,真正的神枪手,狙击手,使用了加装消音器的,甄别挑选出来的质量最佳的三八步枪,才开始攻击,他们打完了一个弹仓,五发子弹。

    此时,为了配合狙击手的行动,实行火力掩护,几挺轻机枪突然发作,咯咯咯地扫射。

    不过,所有的战术行动都很短暂,当日军开始寻觅反击,掷弹筒小组和迫击炮班组开始调整射角精确打击的时候,那些枪支都不见了。

    按照赵羽的吩咐,利用这一带的竹林和树林以及土丘为掩护,万国雄等人建筑了一个新的环形工事,初春湿润的赣北泥土非常适于挖掘,堆积在沟壑前的新土虽然总要露出树林和杂草,可是,士兵隐蔽得非常分散。

    日军一阵反攻倒算,火力压制。

    迅速转移了位置的狙击手和机枪手等,立刻再次射击!

    三八大盖的枪口尾焰很微弱,稍加遮掩就相当于无,所以,隐蔽性很强。

    敢死队员利用欺诈和隐蔽,迅速移动,多枪种配合等战术,频繁地猎杀和压制日军,在日军推进了一百多米的路上,就杀伤了三十多名日军,而自己只有三名士兵被击毙,加上被敌人炮火准备毙伤的四个,也才七人。

    “冲!包围上去,快点儿,敌人的火力很有限!”日军战地军官举着指挥刀,望远镜,半蹲着身体,突然站起来大声喊,随即,亲自冲锋。

    两路日军很快就将一个巨大松散的扇面倾泻出去,在翠绿和鲜嫩,以及野花葱茏的赣北江南旷野上,迅速合围。

    日军被悲愤激怒得发了狂,没有安排狙击手定点保护,又认为传统的川军战斗中,捞一票就逃走的可能性太大,这里很可能是敌人的后卫人员,为了避免川军逃走,失去报复机会,他们没有来得及雕琢自己的战术构思,几乎是一拥而上。

    在短暂出现和压制,又立刻隐匿起来转移地点的机枪的掩护下,敢死队狙击手进行了狠辣的攻击。当日军再次推进一百米以后,发觉身边不时有人栽倒。

    不过,日军的进攻队形还是相当讲究的,一拥而上的扇面攻击波,也体现了楔形战术,士兵能够不停变换着前进轨迹以避弹。

    二百米左右的时候,日军无论是单兵射击的技能还是随队火力的打击,都到了最强的地步,冲锋中的日军犹如鬼魅,蹦跳躲闪,同时不停点射。几个小组之间形成交叉火力掩护,梯次前进。

    此时,敢死队的死伤开始增加,包括一些机枪手,一些狙击手,一些吸引敌人的士兵,日军精准密集的子弹,可以抓住机会,瞬间将其击毙。

    十几名敢死队员就在对抗移动中牺牲了。

    日军的掷弹筒有两种型号,10和89式,其中10式的射程最远达350米左右,已经架设在地上,成为针对性最强的火力点,一旦发现中国枪手出没,立刻瞄准进攻。

    为了保证效果,他们总是射击两发炮弹,甚至三发。稍微移动一点儿扩大打击面儿。

    日军精悍的射击,娴熟的技巧,老练的做法,在不长的时间里,就干掉了敢死队四个机枪手,一挺轻机枪也被炸断作废。

    战壕中和树林中隐蔽的敢死队员稍加迟疑,扑上去夺回机枪继续战斗。

    在日军即将合围的时候,敢死队四百多人的队伍,已经减员了三十余人。

    不过,日军态势不利,被狙杀和扫射,在征途中趴窝了七十多个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